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涉外法治与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在深圳举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9 16:24:46
来源:光明日报

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涉外法治与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在深圳举行

字体:

  10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涉外法治论坛“涉外法治与争端解决机制建设”在深圳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涉外法治体系构建与争端解决机制建设的重要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全球治理体系完善贡献智慧。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科研外事处处长、研究员刘小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委员柳华文表示,当前,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正全面推进,2023年7月实施的对外关系法是立法上里程碑式的成就,由中国等19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国际调解院是涉外法律实施机制的创新。推动涉外法治的过程中国际法的研究和运用是重中之重,应更加重视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深度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解释实施。

  在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聚焦当前涉外法治建设的热点与难点,围绕“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构建、海商法修订、中国企业海外争议解决、涉外法治建设与跨境权益保护等话题展开讨论。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建议,应依托国际调解院细化规则,联合亚投行构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仲裁制度,吸纳沿线国家人才参与裁决,兼顾效率与文化适配性。香港中国涉外法治研究院联合创始人龙冠敏表示,应建立健全符合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法治评价体系,通过客观量化沿线国家法治水平,逐步打破西方评价体系的垄断地位。

  此次论坛还发布了《法治“一带一路”文库》《国际人权公约评注译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等一批涉外法治系列成果,涵盖理论著作、译丛、智库报告与集刊,为涉外法治研究与体系建设提供重要学术支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所长莫纪宏表示,此次论坛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有利于推动实现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为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贡献智慧。

【纠错】 【责任编辑:卢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