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实融合织锦绣 智慧引擎谱新篇——新疆联通以“数实融合”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7 14:23:02
来源: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

数实融合织锦绣 智慧引擎谱新篇——新疆联通以“数实融合”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字体:

  70年,是一段穿越风沙与绿洲的壮阔征程。从塔里木盆地到准噶尔荒原,从棉田织机到能源动脉,这片辽阔土地正悄然经历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数据在车间流淌,算法为农田“把脉”,5G信号翻越天山雪岭,将传统生产方式推向智能时代的前沿。这背后,是中国联通新疆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联通”)扎根边疆、服务产业的初心坚守。

  在库车市某纺织厂,曾经每天清晨,工人们要扛着记录本穿梭于上千台纺纱设备之间,靠眼睛看机台上的面板数据来判断机器是否正常。一个班次下来,人均步行近10公里,而数据误差率仍高达8%。

  改变始于一次深夜的沟通。巴州联通组建“5G+智慧工厂”项目组,带着方案住进厂区,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三个月,一条条梳理痛点。“我们对生产虽然不够了解,但站在数字化服务商的角度,从数据出发,我们有一些想法”工程师何俊飞说。

  他们为每台纺机加装5G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搭建起端—边—云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流程数据采集监控。构建了基于产线的能耗管理、设备运行数据采集、实体销售、采购、生产、库存、检验等全流程数字化体系,助力公司各层级员工通过纺纱各流程环节数据,科学地开展辅助决策工作。

  员工阿依古丽原本负责粗纱工序巡检,如今她坐在中控室,盯着屏幕就能掌握全线状态,还学会了基础数据分析。“以前我觉得自己只是个‘看机器的’,现在我觉得我在‘指挥机器’。”她说。

  项目落地后,吨纱成本下降368元,年省736万元,年节约电费360万度,生产效率提升15%,质量检测效率提高50%,产量统计工作量减少75%,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

  在奎屯,某纺织厂的故事几乎同步上演。奎屯联通主动对接5G全连接智慧工厂平台的搭建,推动5G与纺织生产深度融合。

  技术小组分片负责5个分厂,全程驻守完成设备联网、平台部署上线,全部实现5G全连接,AGV小车自动搬运,预测性维护提前预警故障,停机次数缩减80%以上。一位老师傅说:“以前机器坏了才修,现在快坏了就知道。”

  如果说纺织业的转型关乎效率与竞争力,那么能源领域的数字化,则直接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灯火安宁。

  哈密新力宣东发电项目现场,地处戈壁腹地,风沙频繁,设备分散,安全管理难度极大。过去靠“人盯人、人查岗”,不仅辛苦,还容易遗漏隐患。

  这一次,哈密联通联合企业打造“智慧安全管理平台”,让科技成为生命的守护者。

  通过部署5G基站、物联网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系统,每位工作人员佩戴定位卡片,一旦进入危险区域立即报警;AI视频分析实时监测作业行为,发现未戴安全帽、违规操作等自动提醒;结合电子围栏与应急广播,真正实现“可知、可视、可溯、可控”。

  项目建设期间,党员突击队带头与业主单位共同编写《安全培训手册》,开设“党员安全课堂”,组织知识竞赛,培训200余人次。他们还在工地设立“党员安全监督岗”,白天巡检、晚上复盘,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5处。

  如今,该平台已实现5G网络全覆盖,核心系统上线运行,预计全面投用后事故风险降低60%以上。而这套模式正在向全疆12个在建能源项目推广,构建起一张无形却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如果说工业的数字化是“硬核突破”,那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就是一场温柔而深远的革命。

  在昌吉,新疆联通深耕农业沃土,与九圣禾集团携手,让数字化转型之花在产业升级的土壤中绚丽绽放。

  昌吉联通成立专项攻坚小组,一边带着团队动态跟进九圣禾数字化转型部署,走访基地、访谈农户,摸清产业痛点;一边依托政企客户服务部创新中心,整理联通数字化成功案例、强化技术支撑。为了让对方直观感受数字技术的实效,昌吉联通邀请九圣禾集团一行,前往阿克苏观摩联通承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信息化项目。

  最终落地的“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实现了从种源选育、种植管理到仓储物流的全链条数字化。卫星遥感监测墒情,无人机巡田识别病虫害,区块链技术确保每一袋种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近年来,新疆联通深耕“5G+工业互联网”,累计投入研发资金8000余万元,打造了全疆首个5G+无人驾驶的千万吨级露天矿项目,建成全疆电力行业首个“5G换流站”和“5G主控室”,在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打造“感-联-算-枢-融”“五位一体”港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纠错】 【责任编辑:兰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