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Z世代:追求个性,发现生命的意义

2025-10-29 15:26:46 来源: 《环球》杂志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巴西学生与中国工艺品合影

文/《环球》杂志记者 赵焱(发自里约热内卢)

编辑/刘娟娟

  与全球Z世代一样,这一代巴西青年也是在移动设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环境中长大,对科技产品及其应用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他们依赖网络,习惯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交流互动、购物娱乐,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但同时,这代青年有时会被贴上“懒惰”“享乐”“离经叛道”等标签,尽管他们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巴西,Z世代是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群人,同时巴西社会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也给他们带来更多挑战。

重视个人兴趣与发展

  来自圣保罗的卢卡斯是一名游戏爱好者,他最初通过Twitch开始游戏直播,凭借幽默风趣的解说和高超的游戏技巧吸引了大量粉丝,后来他与游戏公司合作,成为一名全职游戏主播。

  伊莎贝拉来自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社区,她通过视频网站学习化妆技巧,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凭借自己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迅速积累了大量粉丝,之后她开设了自己的线上化妆课程,帮助其他贫困地区的女孩学习化妆技能,实现经济独立。

  如果没有网络,卢卡斯很难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职业,伊莎贝拉也不可能跨越阶层,走出贫民社区。互联网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在传统职业领域,Z世代的青年们在就业市场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预计到2030年,1/3的在职专业人士将来自这一代人,在某些行业他们甚至将占据超过50%的劳动力。

  Z世代拥有原生的数字形象和受科技塑造的世界观,这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期望。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导致他们离职率更高。根据德勤《全球2025年Z世代和千禧一代》调查报告,Z世代倾向于不断变化,企业为留住这一群体面临着更多困难。

  28岁的马特乌斯·贡萨尔维斯在圣保罗一家跨国公司从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他说:“我们不能让工作定义我们,我们也不能仅仅在周六、周日或公司派对时才感到快乐。我们并不是懒惰,而只是将工作作为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巴西商业顾问、品牌策略师、多代沟通和未来工作领域专家达尔博斯科博士认为,年轻人离职的原因包括:

  ——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环境。尽管Z世代能够熟练地使用技术和进行创新,但他们期望的工作方式与许多公司的现实情况仍然存在明显差距。

  ——期望与现实不符。Z世代追求目标、灵活性和快速晋升,但当他们遇到僵化的工作环境、有限的成长机会和僵化的工作政策时,挫败感便会油然而生。

  ——抗压能力不足。Z世代是压力和焦虑程度都很高的群体,这在职场中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在追求即时满足的环境中长大,习惯于快速获取信息、使用社交媒体,并享受即时数字消费。这种经历让他们往往难以忍受工作中的冗长流程或负面反馈。

  ——职场代际冲突。目前同一家公司里最多有五代人共存,这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但也容易引发观点和语言上的冲突。老一辈重视等级制度、资历和纪律,而Z世代则更看重自主性、灵活性和真实性。这导致了一种紧张的环境,细微的认知差异可能会演变成反复出现的摩擦。

更加关注社会议题

  在亚马孙森林砍伐问题上,许多巴西Z世代青年利用社交媒体发起#DefendaAmazonia(捍卫亚马孙)运动,呼吁政府和企业保护亚马孙雨林。

  而在黑人权利运动中,一些Z世代青年组织游行示威,反对警察暴力和种族歧视,并利用社交媒体分享黑人的历史和文化。

  如今的Z世代更加关注社会议题,对贫富差距、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环境问题等社会议题高度关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运动,利用社交媒体发起倡议,呼吁变革。

  在巴西这样一个多文化、多种族的国家里,虽然Z世代依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他们对巴西传统音乐、舞蹈、美食和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他们还善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新的文化表达方式。

  比如BATEKOO就是一个由黑人社群发起的派对和文化运动,通过音乐、舞蹈和时尚表达巴西黑人文化。它迅速在Z世代青年中流行,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巴西Z世代在关注社会问题的同时,也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情绪。他们对传统政治体制的运作方式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对政治腐败深恶痛绝。但相较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和社群组织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

为情绪消费

  25岁的埃丝特·佩雷拉周末晚上总会和朋友们出去小酌两杯,每年也都会和几个好伙伴到海边租一间度假屋放松两三天。

  埃丝特看上去过着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事实上她刚工作一年,虽然是在看上去收入不错的金融行业就职,但本地大学毕业生收入并不高,要熬几年后才能进入B甚至A消费阶层。读大学时她与同学合租,工作后反而回到家里与父母同住,因为生活成本太高,只得“啃老”节省。

  埃丝特这样的Z世代青年有着与前几代人截然不同的消费模式。根据麦肯锡的《巴西消费者状况》研究报告,经济活跃人口中最年轻的群体承受着最大的生活成本压力,同时也是消费支出最多的群体,而他们消费支出的领域并不是其他几代人认为必不可少的消费。

  这份在今年8月进行的调查显示,虽然婴儿潮一代(出生于1946年至1964年之间)、X世代(出生于1965年至1980年之间)和千禧一代(出生于1981年至1994年之间)财务状况更稳定,收入也更丰厚,而Z世代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因此生活成本更高,但Z世代仍然希望增加支出。

  当被问及“考虑到他们已经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他们是否打算在未来3个月增加支出或犒劳自己”时,59%的Z世代受访者回答“是”,比例高于千禧一代(53%)、X世代(42%)和婴儿潮一代(32%)。

  麦肯锡合伙人兼消费品业务顾问佩德罗·费尔南德斯说:“Z世代在疫情前后开启职业生涯,按说应该勒紧裤腰带。但他们通常是将家庭预算减少,增加的支出用于个人享受。或者说他们会减少对所有缺乏情感吸引力物品的支出,例如清洁产品等,同时保持对高端能量饮料和啤酒的热爱。”

  费尔南德斯表示,Z世代在提升时尚、服装和旅游等类别的购买意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高通胀的情况下,这些类别的购买意向仍保持上升趋势。

  埃丝特说:“我们这一代人更多追求情绪价值、社交价值,周末的小酌并不是我们的享乐主义,而是让我能够从紧张的工作中暂时解脱出来,而且很多有效的社交也许能让我更迅速地达成自己的小目标。”

应对精神孤独及现实压力

  18岁的安娜来自巴西利亚,她每天花大量时间在Instagram上,她看到其他人的自在生活,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她说:“我总是觉得我不够好,不够漂亮,不够成功。我害怕错过什么,害怕被别人评判。”

  20岁的若昂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社区,父母希望他能够成为家里第一个上大学的人,但他需要工作来帮助家庭维持生计。他同时打几份零工,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他说:“我感到很孤独,没有人理解我的压力。我的朋友们都在玩乐,而我却只能工作。”

  来自萨尔瓦多的17岁少年佩德罗曾目睹许多暴力事件,包括枪击和帮派斗殴。他说:“我每天都感到害怕,害怕我的家人受到伤害,害怕死亡。”

  过度依赖网络的负面影响、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社会不平等和暴力,困扰着许多巴西Z世代青年。

  英国牛津大学福祉研究中心联合盖洛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等机构编制的《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现象:19%的年轻人表示,他们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来获得社会支持。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悖论:他们越是依赖数字技术,似乎就越感到情感孤立。

  研究结果表明,Z世代的“存在空虚”现象日益严重,即使在技术进步和数字高度互联的时代,不少人仍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意义。

  巴西幸福与福祉科学专家雷纳塔·里维蒂说,Z世代面临着超负荷的工作、经济不稳定、气候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等问题,这些加剧了他们的沮丧和无力感。她建议,除了老一辈在年轻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外,Z世代也应该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我们并非需要拼命地追寻非凡的目标,我们真正能够构建的,是在日常体验中寻找意义。”

  里维蒂总结说,恢复Z世代的情感健康取决于三个方面:重建真正的纽带、认识到集体责任和重新点燃梦想的渴望。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