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迈进。青少年系统性提升数字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0月28日,由新华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城根小学附属实验分校共同组织的“互联中国 青春护航 青少年数字素养云科普活动走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图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工程师讲述智能驾驶技术。
此次活动以“万物智联,数智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科技体验与互动式学习,带领学生近距离感受数字技术与科技创新的魅力,播撒“科技报国”“网络强国”的种子。活动不仅让学生“走出去”触摸科技的脉搏,更通过“行走的课堂”形式,将科技知识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理解科技创新背后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图为小米汽车超级工厂工程师讲述新能源汽车。
10月28日上午,黄城根小学附属实验分校的师生代表们从校园出发,满怀期待地踏上这场科技探索数字素养之旅,成为活动中最闪亮的“科技小先锋”。活动首站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创新运营中心,学生们近距离接触自动驾驶前沿技术成果,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活、推动社会进步。随后师生来到小米汽车北京超级工厂,机械臂自动装配,AMR机器人智慧运输,现场见证了“人机协同”的高效画面。最后一站师生走进“机器人大世界”,与各种功能的机器人“零距离接触”。孩子们通过工程师的讲解,了解到机器人背后的传感技术、智能算法与芯片存储等科技原理,感受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图为机器人大世界工程师讲述智慧药房机器人分拣取药。
学生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数字科技、人工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是一次科技探索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黄城根小学附属实验分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普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进科技、了解科技、热爱科技。




